品质至上,客户至上,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目标
应用案例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应用案例
Videometer:多光谱成像-种子表型研究新技术
发表时间:2025-02-17 13:19:50点击:84
来源:北京博普特科技有限公司
分享:
引言
种子是农业的“芯片”,其表型特征直接决定作物产量、抗逆性和遗传潜力。传统的种子表型分析依赖人工测量和破坏性检测,效率低且数据维度有限。Videometer公司系列产品作为先进多光谱成像技术平台,通过非接触式、高通量的种子表型分析,正在推动种子科学和育种技术的革新,为智慧农业和粮食安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。
技术原理:积分球多光谱成像与AI的深度融合
系统的核心技术基于多光谱成像系统,结合可见光(400-700 nm)、近红外(700-1000 nm)及紫外光波段,捕捉种子表型的多维信息:
物理表型:自动测量种子尺寸、形状、颜色、纹理等形态特征,精度达微米级。.
生化表型:通过近红外光谱(900-1700nm)分析种子水分、蛋白质、油脂含量及内部缺陷(如霉变、虫蛀)。
生理表型:紫外、荧光成像检测种子活力,预测发芽率及幼苗早期生长潜力等。
AI算法驱动:集成机器学习模型(如卷积神经网络),实现自动化分类、缺陷识别及表型-基因关联分析,数据解析速度较传统方法明显提升。
应用场景:从科研到产业的全面赋能
1.种子质量检测与分级
案例:种子公司利用VideometerLab对黑麦草种子进行分选,通过光谱特征剔除低活力种子,将播种效率明显提升。
优势:1分钟内完成单粒种子的全维度检测。
2.种质资源库数字化管理
案例: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使用Videometer对数万份木薯种质进行表型建档,建立热带作物种子“数字身份”系统。
突破:揭示种子颜色与抗病性的隐性关联,加速抗病品种选育。
3.精准育种与功能基因挖掘
案例:印度专家通过VideometerLab分析鹰嘴豆籽粒特征,通过转录组分析结合多光谱成像,揭示调控种子尺寸性状的路径,相关成果发表于《Frontier in Genetics》。
价值:将表型组学与基因组学结合,缩短育种周期。
技术优势:重新定义种子表型分析检测标准
指标 传统方法 Videometer技术
检测速度 10-20粒/小时(人工) 500-1000粒/小时(自动化)
数据维度 单一参数(如千粒重) 100+参数(形态+生化+生理)
检测精度 依赖操作者经验 机器视觉误差小
种子损耗 破坏性检测为主 非接触式无损检测
未来展望: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全球协作
多模态传感器集成:融合3D成像、多光谱成像、实现种子3D结构与代谢物同步解析。
便携式设备开发:推出田间适用的小型化设备VideomterLite,支持偏远地区种子快速筛查。
表型数据库:构建开放共享的种子表型-环境-基因关联数据库,推动“设计育种”时代来临。
结语
Videometer通过将多光谱成像、人工智能与表型组学深度融合,不仅解决了种子科学中的“数据瓶颈”难题,更在种业安全、气候变化应对和功能性作物开发中展现出战略价值。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,这一平台有望成为全球种业创新的核心基础设施,为“从种子到餐桌”的全链条农业升级提供数字化基石。